懸宕了三個多月的白色巨塔,終於被我奮戰結束了.
不同於三年前我看的侯文詠的那本小說,日劇版的在人性上面有更多的詮釋和發展.
也許\戲劇比書本多了一份張力吧!斷斷續續的看這部戲,
前半段其實看得蠻沉重的,算是一種另纇的刺激吧..
直到看完之後,這才鬆了一口氣.因為結局總算是正向的.
以戲劇來說,這是一部蠻有內涵的戲,而且每個角色的定位也清楚,所以不難理解.
原本我很討厭裡面的財前醫生,所以我很好奇為什麼唐澤壽明來訪台灣會受到歡迎.
但是後來仔細想想,我只能說他真的演得好.這個財前真的不好演.
財前醫生到底算不算是好醫生,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是非常好的醫生.
但是以病患角度來探討的話,就不是那麼絕對了.我想這是作者要探討的主題之一.
一個人要成功,到底是實力重要還是人脈重要?
光纖的外表之下是不擇手段的掠奪,現代社會是不是都這樣呢?
巨塔可能不是只有一座,到處都有.
一個懷有大志又有實力與際遇的小人物,最後卻被自信所害,真的是諷刺之極.
就我的觀點,財前醫生其實是個悲哀的角色,雖然平時意氣風發,不可一世,高高在上.
但是那些在他底下工作的醫生同事們,真的是打從心底尊敬他嗎?一看就知道是不可能的.
不過,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想成為這種人,我也會想..
確實,有誰會跟金權過不去....但是金權的背後真的是醜陋又空虛.人類真的是矛盾.
而作為財前醫生精神上的對手,里見醫師,我相信所代表的就是學理上的正義.
也就是說,我認為這種人是不太真實的.
為了醫學正義挺身而出,確實是令人佩服,但是為大多數人謀福利而犧牲家人的權益是不是對的呢?
我想作者是為了戲劇的考量,不想讓觀眾覺得人生太黑暗才創造出這個角色吧!
這部戲結合了法律與醫學這兩種極為專業與神聖的職業,也拍攝了兩種職業的黑暗面與真實面.
對於手術的畫面倒是沒有另一部日劇[五島醫生]來的精緻.
什麼時候,台灣才能拍出這種連續劇呢?
是我們的編劇腳本功力不夠,還是綜藝生態不健全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「邪不勝正」不是法庭上顛撲不破的真理,有時正義不但不會向受冤屈者走來,
反而漸行漸遠;可是當我們向前走看不見正義時,並不代表正義消失了,
而是必須走好多條路、轉好多個彎才看見正義。
日劇「白色巨塔」最近在台灣掀起旋風,也讓各界深刻看見醫界的光明與黑暗。其實,除了勾心鬥角的醫院政治、剪不斷理還亂的醫病關係之外,劇中藉以判定兩位主角是非對錯的官司也很值得一提。正義究竟會不會轉彎?「白色巨塔」已再次打開一扇觀看的窗口。
剪不斷理還亂的醫病糾紛
「白色巨塔」雖然是根據原著小說重拍,舊瓶裝新酒卻別有風味。原因之一在於俊男美女明星魅力,唐澤壽明(喜歡「長假」的人應該知道,山口智子甘願為他結婚退隱)把財前醫生這個靈魂主角詮釋得入木三分,江口洋介飾演的里見醫生、黑木瞳的酒店媽媽桑等人也都各擅勝場;更重要的是,原著高潮迭起、一氣呵成的戲劇張力,以及複雜糾葛、永遠無解的人性命題,已再次召喚沒有時空距離與國度區隔的廣大共鳴,讓各行各業的人們乖乖守在電視機前跟著情緒上下起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儘管財前醫生代表的人性黑暗面(不擇手段追逐權力、踩著別人傷口往上爬)與里見醫生代表的人性光明面(重視病患權益感受、淡泊名利致力研究救人)逕渭分明,但對於見仁見智的醫療專業與醫病關係糾紛,終究是要透過司法訟訴才能做出某種程度的正義裁決,這的確印証了「司法是正義最後一道防線」的重要價值。
然而,如果深入檢視這場重要官司(病患家屬佐佐木太太控告財前醫生漠視癌細胞陰影而貿然動刀),觀眾並不難發現,「邪不勝正」並非法庭上顛撲不破的真理,正義不但不會向受冤屈者走來,有時候更會漸行漸遠;向前走看不見正義時,並不代表正義消失了,而是必須走好多條路、轉好幾個彎才可能看見正義。
正義的出口
在戲劇效果鋪陳下,分別代表佐佐木太太與財前醫生的兩位律師,其性格與作風恰好符合「不計代價為老百姓伸張正義不擇手段為有權有勢者開脫責任」兩個對照組,但結果卻是一 審佐佐木太太敗訴,而在所有人幾近絕望、眼看正義就要消失之際,佐佐木太太的律師突然靈機一動改變訴訟策略,終於在二審判決時碰見轉了彎的正義。
是的,如果不是訟訴策略改變,無論電視機前的觀眾再怎麼同情佐佐木一家的遭遇,都改變不了「醫學專業一般人無從置喙」的現實。既然連權威醫師都無法斷言財前的醫療判斷明顯犯錯,佐佐木太太即使上訴也無濟於事;但正因為律師改從「醫生有無善盡告知所有治療方式」的醫病互動層面下手,法律才可能在這個層面做出某種程度的仲裁,病患家屬也才可能找到正義的出口。
法律不能脫離生活與人性
「白色巨塔」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最重要的轉折──也是正義終於可以被看見的原因──法律不能脫離生活常識,如果法律沒辦法從生活、人性中得到共鳴與理解,正義就很可能會擦身而過。
其實,在財前醫生動刀之前,佐佐木先生的癌細胞就已經轉移,這代表不論財前是否漠視癌細胞陰影,佐佐木先生的生命都已走到尾聲。但正義的價值就在這裡真正得到彰顯──一個人的生命長短、生命尊嚴,終究必須由他本人做出決定,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藉由任何專業之名予以限制或剝奪。
「白色巨塔」再一次告訴我們,正義的確是會轉彎的,因為事物的複雜表相常常讓人看不清正義的臉孔,用錯方法、走錯路常常就找不到正義了;但只要回歸人性、回歸生活常識,經由不斷摸索、尋找出路,在人生下一個轉彎時,正義很可能就在那裡徘徊等待。(作者為中國時報政治組副主任兼國會小組召集人)
- Mar 28 Mon 2005 20:13
白色巨塔觀後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